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首頁>產品中心>>互感器綜合測試儀>LYFA3000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

      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

      簡要描述:

      LYFA3000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設置范圍(0—1000V)為儀器輸出的Z高設置電壓,通常電壓設置值稍大于拐點電壓,這樣可以使曲線顯示的比例更加協調,電壓設置過高,曲線貼近Y軸,電壓設置過低,曲線貼近X軸。如果實驗中電壓達到設定值,將會自動停止升壓,以免損壞設備。

      在線留言
      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

       

      一、LYFA3000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設計用途

      設計用于對保護類、計量類CT/PT進行自動測試,適用于實驗室也適用于現場檢測。

      二.參考標準

      GB 1207-2006、GB 1208-2006

      三.主要特征

      • 支持檢測CT和PT

      • 滿足 GB1207、GB1208等規程要求.

      • 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單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

      • 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可直接現場打印測試結果.

      • 操作簡便,帶有智能提示,使用戶更易上手操作。

      • 大屏幕液晶,圖形化顯示接口.

      • 按規程自動給出CT/PT(勵磁)拐點值.

      • 自動給出5%和10%誤差曲線.

      • 可保存3000組測試資料,掉電后不丟失.

      • 支持U盤轉存資料,可以通過標準的PC進行讀取,并生成WORD報告.

      • 小巧輕便≤22Kg,非常利于現場測試.

      四、LYFA3000全自動便攜互感器測試儀主要測試功能:(見表1)

                                        表1

      五、LYFA3000主要技術參數:(見表2)

                                    表2

      5.1.工作條件要求

      輸入電壓 220Vac±10%、額定頻率 50Hz;

      測試儀應該由帶有保護接地的電源插座供電。如果保護地的連接有問題,或者電源沒有對地的隔離連接,仍然可以使用測試儀,但是我們不保證安全;

      參數對應的環境溫度是23℃±5℃;

      保證值在出廠校驗后一年內有效。

      六、LYFA3000硬件結構

      6.1.面板結構: (圖1)

       

                                          圖1

      6.2.面板注釋:

      1 —— 設備接地端子

      2 ——U盤轉存口

      3 ——打印機

      4 ——液晶顯示器

      5 ——控制器

      6 ——過流保護(功率)開關

      7 ——P1、P2:CT變比/極性試驗時,大電流輸出端口

      8 ——S1、S2:CT變比/極性試驗時,二次側接入端口

      9 ——K1、K2:CT/PT勵磁(伏安)特性試驗時,電壓輸出端口

      10 ——A、X :PT變比/極性時,一次側接入端口

      11 ——a、x :PT變比/極性時,二次側接入端口

      12 ——D1、D2 :CT/PT 二次直阻測試時,二次側接入端口(選配)

      13 ——主機電源開關

      14 ——主機電源插座

      15 、16、17、18、19、20——主要功能接線簡圖

      七.LYFA3000操作方式及主界面介紹

      7.1、控制器使用方法

      控制器有三種操作狀態:“左旋”,“右旋”,“按下”。使用控制器的這三種操作可以方便的用來移動光標、輸入數據和選定項目等。

      7.2、主菜單 (見圖2)

      開機之后默認進入CT測試,CT測試主菜單共有“勵磁”、“負荷”、“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壓”、“一次通流” 、“數據查詢”、“退磁” 、“PT”10種選項,可以使用旋轉控制器進行選擇和設置。如圖2所示,當“類型”后面為帶有灰色背景的 CT 時,表示當前為CT測試。旋轉光標到“PT”并按下,則進入PT測試界面,如圖3。

      PT測試主菜單共有“勵磁”、“負荷”、“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交流耐壓”、“數據查詢”、“退磁” 、“CT”9種選項,可以使用旋轉控制器進行選擇和設置。如圖3所示,當“類型”后面為帶有灰色背景的 PT 時表示當前為PT測試。旋轉光標到“CT”并按下,則進入CT測試界面,如圖2。


                 圖2, CT主界面                         圖3,PT主界面

      八.CT測試

      進行電流互感器測試時,請移動光標至CT,并選擇相應測試選項。

      CT勵磁(伏安)特性測試

      在CT主界面中,選擇“勵磁” 選項后,即進入測試界面如圖4。

      (1)、參數設置:

      勵磁電流:設置范圍(0—20A)為儀器輸出的高設置電流,如果實驗中電流達到設定值,將會自動停止升流,以免損壞設備。通常電流設置值大于等于1A,就可以測試到拐點值。

      勵磁電壓:設置范圍(0—1000V)為儀器輸出的高設置電壓,通常電壓設置值稍大于拐點電壓,這樣可以使曲線顯示的比例更加協調,電壓設置過高,曲線貼近Y軸,電壓設置過低,曲線貼近X軸。如果實驗中電壓達到設定值,將會自動停止升壓,以免損壞設備。

      (2)、試驗:

      接線圖見(圖5),測試儀的K1、K2為電壓輸出端,試驗時將K1、K2分別接互感器的S1、S2(互感器的所有端子的連線都應斷開)。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開始”選項,即開始測試。               

      試驗時,光標在“停止”選項上,并不停閃爍,測試儀開始自動升壓、升流,當測試儀檢測完畢后,試驗結束并描繪出伏安特性曲線圖(如圖6)。

      注意:圖4中“校準”功能:主要用于查看設備輸出電壓電流值,不用于互感器功能測試,詳情見附錄一。  

              圖4,CT勵磁特性測試界面             圖5, CT勵磁特性接線圖

                圖6,CT勵磁曲線圖                     圖7,勵磁數據圖      

       

            圖8 ,誤差曲線參數設置界面                 圖9,誤差曲線圖

      2)、伏安特性(勵磁)測試結果操作說明

      試驗結束后,屏幕顯示出伏安特性測試曲線(見圖6)。該界面上各操作功能如下:

      打    印:控制器選擇“打印”后,先后打印伏安特性(勵磁)曲線、數據,方便用戶做報告用。同時減少更換打印紙的頻率,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勵磁數據:將光標移動至“勵磁數據”選項選定,屏幕上將顯示伏安特性試驗的測試數據列表(見圖7)。按下“退出”鍵即退回到伏安特性試驗曲線界面,控制器即可實現數據的上下翻。當頁面翻轉不動時,則已到達后一頁。

      保    存:控制器移動至“保存”選項,按下即可將當前所測數據保存,保存成功后,屏幕上顯示“保存完畢”。成功保存后,用戶如果再按下“保存”鍵,程序會自動分辨,不保存相同的測試記錄。并且可在數據查詢菜單中進行查看。

      誤差曲線:在圖6的界面中,將光標移至“誤差曲線”選定后,屏上將顯示伏安特性試驗的誤差曲線的設置(見圖8)。選定后計算出的誤差曲線如圖9。

      打印設定:光標移動至此選項,按下即進入打印設置界面(圖10),可根據要求選擇“默認”(程序按照一定步進打印大量電壓電流值),或選擇“自設定”(程序會按照表格中的10個電流值進行打?。?/span>

      以下四項為誤差曲線計算時的設置項:

      額定負荷 :CT二次側額定負荷。  

      額定二次 :CT的二次側額定電流

       ALF :準確限值系數,如:被測CT銘牌為“5P10”,“10”即為限制系數。

        5% :自動計算出5%誤差曲線數據并顯示誤差曲線。

       10% :自動計算出10%誤差曲線數據并顯示誤差曲線。

      誤差曲線界面中有三個選項:

       打印 :可打印出誤差曲線圖及數據;

       數據 :可顯示出誤差曲線相關數據,查看方式同伏安特性數據。

      退出 :可返回上一層菜單。

                  圖10,打印設置界面                 圖11,退磁界面

      2、退磁試驗

      1)參數設置:

      在CT主界面中,選擇“退磁”后,進入測試界面見圖11,設置 二次側額定電流: 1A或5A。

      2)試驗:

      接線圖見(圖5),測試儀的K1、K2為電壓輸出端,試驗時將K1、K2分別接互感器的S1、S2(互感器的所有端子的連線都應斷開)。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開始”選項,即開始退磁。 

      退磁過程中光標在“開始”選項上不停閃爍,直至試驗完畢,裝置會自動停止,界面提示“退磁完畢”。

      3、CT變比極性試驗

      1)參數設置:

      在CT主界面中,選擇“變比極性”后,進入測試界面見圖12,設置一次側測試電流: 0 ~600A,測試儀P1、P2端子輸出的大電流;

      二次側額定電流: 1A或5A。

      2)試驗:

      接線圖見圖13,CT一次側接P1、P2,CT二次側接S1、S2,不檢測的二次繞組要短接,設置二次側額定電流及編號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

      試驗過程中光標在“開始”選項上不停閃爍,直至試驗完畢退出自動測試界面,或按下控制器人為中止試驗,裝置測試完畢后會自動停止試驗,試驗完成后,即顯示變比極性測試結果??梢赃x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儀器本身的同色端子為同相端,即P1接CT的P1,S1接CT的S1時,極性的測試結果為減極性。

              圖12,CT變比極性測試界面         圖13,C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接線圖

      4、CT角差比差試驗

      1)參數設置:

      在CT主界面中,選擇“角差比差”后,進入測試界面(圖14),(注:應參照互感器銘牌上的實際額定變比值設定)

      額定一次:CT的一次額定電流:0~25000A

      額定二次: 5A/1A。

      額定負荷:互感器容量。

      實際負荷:根據額定負載的設定,可自動計算滿載與輕載兩種狀態值(輕載為滿載的25%)。

      2)試驗:

      接線圖見圖13,CT一次側接P1、P2,CT二次側接S1、S2。設置參數并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

      試驗過程中通過按下控制器可終止試驗,測試完畢后自動計算出一次側與二次側的相位角差,實際測的變比值與用戶設定的額定變比的百分比差(圖15)。可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圖14 ,CT角差比差測試界面         圖15,CT角差比差測試結果界面

       5、CT一次通流試驗  

      1)參數設置:

      在CT主界面中,選擇“一次通流”后,進入測試界面(圖16),設置好設定電流值:0~600A。

      2)試驗:

      接線圖見圖17,CT一次側接P1、P2,CT二次側接二次負載。設置好通流電流后,合上功率開關,旋轉控制器將光標移動至“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電流保持時間以進度條顯示(0~200A:保持10分鐘;大于200A~300A:保持2分鐘;大于300A:保持3秒鐘)。

            圖16、CT一次通流測試界面             圖17、CT一次通流接線圖   

      CT交流耐壓試驗

      1)參數設置:

      在CT主界面中,選擇“交流耐壓”后,進入測試界面(圖18),設置好設定電壓值:0~1000V。

      2)實驗:

      接線圖見圖19,被測CT二次側短接與測試儀電壓輸出口K2連接,電壓輸出口另一端K1連接互感器外殼。檢查接線完成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 “開始”選項,按下即開始升壓,電壓保持時間默認為1分鐘,測試過程中,儀器內部對互感器二次繞組與外殼之間的漏電流實時檢測,如果發現電流迅速增加,將會自動回零,頁面會顯示“不合格”。

       

              圖18,CT交流耐壓測試界面           圖19,CT交流耐壓接線圖

      7、CT負荷試驗

      參數設置:

      在C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負荷”試驗界面(如圖20),設置二次側額定電流: 1A或5A。

      線電阻:只在測試負載箱時使用(按照負載箱銘牌設定)

      試驗:

      測試儀的K1、K2為電壓輸出端,參照圖21進行接線,將被測負荷(負載)接測試儀的K1、K2端,檢查接線無誤后,選擇“開始”即開始試驗,試驗完成后,即顯示負荷性測試結果,可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圖20,CT二次負荷測試界面        圖21,CT二次負荷接線圖

      8、直阻測試:                  

      1)、校零:

         在C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直阻”試驗界面(如圖22),試驗前應先對測試用導線進行校零,在CT主界面顯示菜單上通過控制器選中 直阻測試項,進入直阻測試界面并選擇“校零”, 校零前將測試導線的線夾對接(測試線短接)(圖23),然后進行校零,校零完成后,界面提示“校零完畢”。

      2)、試驗:

      校零結束后,參照圖24接好測試線,測試儀的D1、D2接被測繞組,選中 “開始” 鍵即開始測試,試驗完成后,即顯示直阻測試結果,可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圖22,直阻測試界面                圖23,導線阻值清零接線圖

       

           圖24,直阻測試接線圖

      9.PT測試

      進行電壓互感器功能測試時,請移動光標至PT,并選擇相應測試選項。

      1、PT勵磁特性測試

      1)、參數設置

      在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勵磁”試驗界面(如圖25),勵磁電流(0~20A):輸出電流為儀器輸出的高設置電流,如果試驗中電流達到設定值,將會自動停止升流。通常1A即可測試出拐點值。

      勵磁電壓:100V、100/√3、100/3、150V、220V、350V。

      2)、試驗:

      參照圖26接線,測試儀的為電壓輸出端,試驗時將K1、K2分別接互感器的a、x ,電壓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的零位端接地。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項“開始” 選項后,即開始測試。

      試驗時,光標在“開始”選項上,并不停閃爍,測試儀開始自動升壓、升流,當測試儀檢測完畢后,試驗結束并描繪出伏安特性曲線圖。

       

           圖25,PT勵磁特性參數設置界面            圖26,PT勵磁特性接線圖

      3)、PT(勵磁)測試結果操作說明

      請參考8頁CT測試結果說明

      PT退磁試驗

       

                圖27,PT退磁界面   

      1)、參數設置

      在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退磁”試驗界面(如圖27),設置額定二次電壓值:100V、100/√3、100/3、150V、220V、350V。

      2)、試驗:

      參照圖26接線,測試儀的為電壓輸出端,試驗時將K1、K2分別接互感器的a、x ,電壓互感器的一次繞組的零位端接地。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項“開始” 選項后,即開始退磁。

      退磁過程中時,光標在“開始”選項上,并不停閃爍,當測試儀檢測完畢后,,裝置退磁會自動停止,界面提示“退磁完畢”。

      3、PT變比極性試驗

      1)參數設置:測試界面見圖28。

      一次:0~1000V。

      二次:100V、100/√3、100/3、150V、220V。

      2)開始試驗:

      參照圖29進行接線,PT一次側接A、X,PT二次側接a、x。設置二次側額定電壓及編號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 “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

      試驗過程中光標在“開始”選項上不停閃爍,直至試驗完畢退出測試界面,或按下控制器人為中止試驗,試驗完成后,即顯示變比極性測試結果??梢赃x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儀器本身的同色端子為同相端,即A接PT的A,X接PT的X時,極性的測試結果為減極性。                                         

             圖28,PT變比極性測試界面     圖29,P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接線圖

      4、PT角差比差試驗

      1)參數設置:

      在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角差比差”試驗界面(如圖30),(注:應參照互感器銘牌上的實際額定變比值設定)

      額定一次: 3~500KV

      額定二次: 100V、100/√3、100/3、150V、220V

      額定負荷:互感器容量。

      實際負荷:根據額定負載的設定,可自動計算滿載與輕載兩種狀態值(輕載為滿載的25%)。

      2)試驗:

      參照圖29進行接線,PT一次側接A、X,CT二次側接a、x。設置參數后,旋轉控制器將光標移動至“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

      試驗過程中通過按下控制器可終止試驗,測試完畢后自動計算出一次側與二次側的相位角差,實際測的變比值與用戶設定的額定變比的百分比差(圖31)。按下 “打印”即可打印出測試結果, “保存”即可保存測試結果, “退出”可返回至參數設置菜單。如果顯示均為9,則說明誤差超出顯示范圍,請檢查設定值。

       

             圖30 ,PT角差比差測試界面       圖31,PT角差比差測試結果界面

      5、PT交流耐壓試驗

      1)、參數設置:

      在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交流耐壓”試驗界面(如圖32),設置好設定電壓值:0~1000V。

      2)、實驗:

      參照圖33接線,被測PT二次側短接與測試儀電壓輸出口K2連接,電壓輸出口另一端K1連接互感器外殼。檢查接線完成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 “開始”選項,按下即開始升壓,電壓保持時間默認為1分鐘,測試過程中,儀器內部對互感器二次繞組與外殼之間的漏電流實時檢測,如果發現電流迅速增加,將會自動回零,頁面會顯示測試異常。

       

            圖32,PT交流耐壓測試界面              圖33,PT交流耐壓接線圖

      6、PT負荷試驗

      1)、參數設置:

      在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負荷”試驗界面(如圖34),設置額定二次電壓值:100V、100/√3、100/3、150V、220V。

      2)、試驗:

      測試儀的K1、K2為電壓輸出端,參照圖35進行接線,將被測負荷(負載)接測試儀的K1、K2端,檢查接線無誤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開始”即開始試驗,試驗完成后,即顯示負荷性測試結果,可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退出”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圖34,PT二次負荷測試界面            圖35,PT二次負荷接線圖

      7、直阻測試:                  

      請參照第14頁CT直阻測試。

      十.數據查詢

      在CT/PT測試主界面中,選擇進入“數據查詢”試驗界面(如圖36),根據需要選擇“勵磁”、“負荷”、“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退出”等測試選項,選定測試項目后,進入圖39測試界面,顯示儀器中該項目下所保存的的測試結果,可以選擇 “上頁” 、“下頁”、“轉存”、“退出”、“清除”選項進行相應操作。

      轉存時,插上U盤至測試儀通訊口“USB”,在圖37中,點擊“轉存”則會將當前頁面下所顯示的測試記錄轉存進入U盤之中。每條記錄所用時間約2秒鐘,轉存結束后,界面提示“轉存完畢”。

       

                      圖36                                 圖37

      十一.PC 機操作軟件使用說明

      將配套光盤放入計算機光驅中,解壓“軟件”至C盤根目錄。

      11.2首先,安裝“wic_x86_chs.exe”文件,其次,安裝“dotNetFx40_Full_x86_x64.exe”軟件,默認安裝地址即可。

      11.3安裝完畢后,打開“伏安特性”文件夾,選擇打開“VATeXing.exe”操作軟件,如圖38即為上位機操作軟件。

      11.4在“VATeXing.exe”操作軟件中,下方選擇互感器種類“CT”或“PT”,應用語言“中文”或“英文”。

      11.5如需生成報告格式文件,必須載入試驗結果數據,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a)、將存儲試驗數據的U盤連接至計算機。

      b)、在圖38中選擇打開“選擇文件”,出現圖39操作窗口,在圖39中可根據需要載入所需文件。

      c)、試驗結果數據說明:以“A”為開頭的數據為勵磁特性結果數據,以“B”為開頭的數據為變比極性結果數據,以“C”為開頭的數據為負荷結果數據,以“D”為開頭的數據為直阻結果數據。以“E”為開頭的數據為角差比差結果數據,以“T”為開頭的數據為暫態結果數據。

      11.6 載入數據結束后,選擇“確定”出現圖40界面,在此界面右上方設置相應參數后,選擇“生成誤差曲線”則完成所有試驗結果的載入。

      11.7 載入全部完成后,可根據需要選擇“保存”或打印結果數據。

      11.8  選擇“保存”選項,則以WORD的形式顯示結果如圖41。

      11.9  如需繼續加載試驗結果數據,請先清除上次載入的數據。

                                        圖38

                                         圖39

       

                                        圖40

                                      圖41

      附  錄

      附錄一、 “校準”測試方法(以CT為例)

               圖42,校準測試主界面               圖43,電壓校準接線圖

       

              圖44,電流校準接線圖

      1)參數設置:

      進入CT“勵磁”測試界面后,選擇進入“校準”試驗界面(如圖42),設定好勵磁電流值:0.1A ~ 5A;勵磁電壓值:1V~1000V。

      2)開始:

      電壓校準試驗參照圖43進行接線;設置好被測電壓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 “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試驗到達設定值后將保持輸出電壓/電流值用于檢測,檢測完畢后,按下控制器,試驗返回圖42界面。

      電流校準試驗參照圖44進行接線,電壓設定值略高于【電流設定值(A)*負載(Ω)】,設置好被測電流/電壓值后,合上功率開關,選擇 “開始”選項,按下控制器,試驗即開始,試驗到達設定值后將保持輸出電流/電壓值用于檢測,檢測完畢后,按下控制器,試驗返回圖42界面。

      附錄二、售后服務承諾 ,本產品保修一年,終身維護。
      附錄三、誤差曲線說明                          

      根據互感器二次側的勵磁電流和電壓計算出的電流倍數(M)與允許二次負荷(ZII)之間的5%、10%誤差曲線的數據中也可判斷互感器保護繞組是否合格:

      1)在接近理論電流倍數下所測量的實際負荷大于互感器銘牌上理論負荷值,說明該互感器合格如圖45數據說明;

      2)在接近理論負荷下所測量的實際電流倍數大于互感器銘牌上的理論電流倍數,也說明該互感器合格如圖45數據說明;

      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負荷應滿足5%誤差曲線的要求,只要電流互感器二次實際負荷小于5%誤差曲線允許的負荷,在額定電流倍數下,合格的電流互感器的測量誤差即在5%以內。二次負荷越大,電流互感器鐵心就越容易飽和,所允許的電流倍數就越小。因此,5%誤差曲線即n/ZL曲線為圖9所示曲線。在圖45中例所示(所測保護用CT為5P10 20VA):其中5為準確級(誤差極限為5%),P為互感器形式(保護級),10為準確限值系數(10倍的額定電流),20VA表示額定二次負荷(容量)。電流倍數為10.27倍(接近10倍)時,所允許的二次負荷為27.19Ω,大于該CT的額定負荷20VA(20VA/1=20Ω),通過該數據可判斷該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負荷為19.58Ω(接近20Ω) 所允許的二次負荷為27.19Ω,大于該CT的額定負荷20VA(20VA/1=20Ω),通過該數據可判斷該互感器合格。另外,在二次負荷為19.58Ω(接近20Ω)時,所允許的電流倍數為12.85倍,大于該CT的額定電流倍數(10倍),通過該數據也可判斷該互感器合格。其實,只要找出這兩個關鍵點中的任意一個,即可判斷所測互感器是否合格。

      如果10%誤差不符合要求一般的做法有:

      增大二次電纜界面積(減少二次阻抗)

      串接同型同變比電流互感器(減少互感器勵磁電流)

      改用伏安特性較高的繞組(勵磁阻抗增大)

      提高電流互感器變比(增大勵磁阻抗)

                     圖45

      誤差曲線計算公式:

      M =(I*P)/N                   ZII =(U-(I*Z2))/(K*I)

      I 電流                              U 電壓

      N=1  (1A 額定電流)           I 電流

      N=5  (5A 額定電流)          Z2 CT二次側阻抗

      P=20 (5%誤差曲線 )    K=19(5%誤差曲線.1A 5A 額定電流)

      P=10 (10%誤差曲線 )   K=9 (10%誤差曲線.1A 5A 額定電流)

      附錄四、時間設置說明

      開機前先按下旋轉控制器不要松開,打開電源,當進度條進完后停3秒之后,松開旋轉控制器,此時可看到如圖46的界面,此時旋轉“控制器”把前兩個99設置為01,按下“控制器”。光標移動到后兩位的99,再次旋轉“控制器”,把后兩位也設置為01,按下“控制器”。此時可進入到界面47,在此界面中可設置時間,設置方式是先按下控制器,再旋轉設置數字,設置完畢后再次按下控制器表示確認,光標會進入到下個選項。

                   圖46                                圖47

      附錄五、智能提示說明  

      在做各種測試時,新上手的用戶可能會對接線及操作不熟練,導致實驗數據出現錯誤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會讓您無所適從,基于此我們加上了一些簡單的智能提示,使新用戶更易上手,使老用戶減少誤操作。

      如圖48到圖51,舉例說明了伏安特性與變比極性測試時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伏安特性測試時空開(功率開關)忘記打開的提示。

      伏安特性測試時接線錯誤的提示。(CT的二次繞組應接在K1/K2,有時用戶會誤接在S1/S2)。

      變比極性測試時空開忘記打開或者一次電流線沒有接上。

      變比極性測試時CT二次的接線沒有接對。

                      圖48                                圖49

                     圖50                                  圖51

      設計用途

      用于對保護類、測量類或TPY類互感器進行自動測試,適用于實驗室也適用于現場檢測。

      參考標準

      GB 1207-2006、GB 1208-2006、GB16847-1997(IEC 60044-1、IEC 60044-6)

      主要特征

      支持檢測CTPT(保護類、測量類、TP 類)穩態和瞬時等參數.

      滿足 GB1207、GB1208、GB16847(IEC60044-1、IEC60044-6)等規程要求.

      采用*電源技術,勵磁電壓高達30KV.

      無需外接其它輔助設備,單機即可完成所有檢測項目.

      測試簡單方便,一鍵完成CT 直阻、勵磁、變比和極性測試,而且除了負荷測試外,CT 其他各項測試都是采用同一種接線方式。

      自帶微型快速打印機、可直接現場打印測試結果.

      采用智能控制器,操作簡單.

      大屏幕液晶,圖形化顯示接口.

      按規程自動給出(勵磁)拐點值.

      自動給出5%和10%誤差曲線.

      可保存3000組測試資料,掉電后不丟失.

      支持U盤轉存資料,可以通過標準的PC進行讀取,并生成WORD報告.

      小巧輕便<10Kg,非常利于現場測試.

      主要測試功能:

      CT(保護類、測量類、TP 類)

      PT

      伏安特性曲線(勵磁特性)

      伏安特性曲線(勵磁特性)

      自動給出拐點值

      變比測量

      自動給出5%和10%的誤差曲線

      極性判斷

      變比測量

      二次繞組電阻測量

      比差測量

      二次實際負荷測量

      相位測量(角差)

      鐵心退磁

      極性判斷

      比差測量

      二次繞組電阻測量

      相位測量(角差)

      二次實際負荷測量

       

      鐵心退磁

       

      剩磁系數(Kr)

       

      二次時間常數(Ts)

       

      勵磁電感(LU)

       

      暫態面積系數(Ktd)

       

      峰瞬誤差(Er)  

       

      主要技術參數:

      項    目

      參    數

      工作電源

      AC220V±10% 、50Hz

      設備輸出

      0~220Vrms, 5Arms(20A峰值)

      勵磁測量精度

      ≤0.5%(0.2%*讀數+0.3%*量程)

      二次繞組

      電阻測量

      范圍

      0.1~300Ω

      精度

      ≤0.5%(0.2%*讀數+0.3%*量程)

      二次實際

      負荷測量

      范圍

      5VA~1000VA

      精度

      ≤0.5%(0.2%*讀數+0.3%*量程)±0.1VA

      相位測量

      (角差)

      精度

      ±4min

      分辨率

      0.01min

      CT

      變比測量

      范圍

      1-10000

      精度

      ≤0.05%

      PT

      變比測量

      范圍

      1-10000

      精度

      ≤0.5%

      工作環境

      溫度:-10℃ ~ 40℃,濕度:≤90%,海拔高度:≤2000m

      尺寸、重量

      尺寸:410mm × 250mm × 300mm , 重量:≤10Kg

       

       




















      5.1.工作條件要求

      1、 輸入電壓 220Vac±10%、額定頻率 50/60Hz、允許范圍 45~65Hz;

      2、 輸入電源的質量有時可能會影響測試儀的檢測結果;

      3、 測試儀應該由帶有保護接地的電源插座供電。如果保護地的連接有問題,或者電源沒有對地的隔離連接,仍然可以使用測試儀,但是我們不保證安全;

      4、 參數對應的環境溫度是23℃±5℃;

      5、 保證值在出廠校驗后一年內有效。

      硬件結構

      6.1.面板結構: (圖1)

      6.2.面板注釋:

      1 —— 打印機

      2 —— USB

      3 —— 顯示

      4 —— 控制器

      5 —— 測CT時,一次側電壓測量端,接CT一次側;

      測PT時,二次側電壓測量端,接PT二次側。

      6 —— 測CT時,一次側電壓測量端接,CT二次側;

      測PT時,一次側電壓測量端,接PT一次側;

      測PT勵磁/直阻時,S1與K1、S2與K2短接后,接被測PT二次側;

      測CT/PT二次負荷(負載)試驗,S1與K1、S2與K2短接后,接被測負載。

      7 —— 測PT勵磁/直阻時,K1與S1、K2與S2短接后,接被測PT二次側;

      測CT/PT二次負荷(負載)試驗,K1與S1、K2與S2短接后,接被測負載。

      8 —— 工作指示燈(電源燈,工作燈,待機燈)

      9 —— 主機開關、主機保險、主機電源插座(220V AC)。

      10 —— 接地

      11 —— CT勵磁、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試驗接線簡圖

      12 —— P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試驗接線簡圖

      13 —— PT勵磁、直阻試驗接線簡圖

      14 —— CT/PT二次負荷試驗接線簡圖

      操作說明

      7.1 控制器的使用

      按下旋轉控制器,順時針、逆時針旋轉改變變量參數。

      7.2 如何控制輸出

      按運行和停止鍵,可控制測試儀的輸出和停止輸出。運行工程中,“檢測”指示燈亮。

      7.3 日期/時鐘的設置

      進入任意參數設置界面后,旋轉控制器至日期/時鐘設置處,按下控制器進入設置項,旋轉控制器可設置日期和時鐘。

      7.4 報告的保存

      每項測試項目結束后,相應界面提示“保存”,選擇“保存”后,即可將測試結果保存至測試儀自身存儲器中,在試驗結束后,可通過USB 口插入U 盤,選擇轉存項,按下旋轉控制器轉存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以“.TXT”文件格式保存至測試儀內置存儲器中。如需將測試結果轉存至U盤中,需注意:數據轉存過程中,不能拔出U 盤,當轉存結束后,界面提示“轉存完畢”,可拔出U 盤。

      7.5 開機界面介紹

      開機后,界面顯示下圖樣式,此界面主要介紹測試互感器的類別,測試時請選擇正確測試類型。在此界面下旋轉或按下控制器,即進入CT測量、CT保護、CT TP及PT測試主界面。

      8.測試

      8.1.試驗接線圖(圖中端子的標號與儀器面板上對應):

      注意:

      1、如需一次性完成C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勵磁特性、誤差曲線、直阻測試請參照圖4接線方式,并在M/P/TPY中選擇“開始測試”,即可完成所有檢測。

      2、如需單獨測試CT勵磁特性試驗,請參照第16頁,圖22接線方式,并在M/P/TPY中選擇“勵磁”,即可完成檢測。

      3、如需單獨測試C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試驗,請參照第16頁,圖23接線方式,并在M/P/TPY中選擇“變比極性”,即可完成檢測。

      8.2.參數設置 (請按照被測CT銘牌設定)

      CT(測量類、P級和TPY 級)試驗參數設置界面分別如圖8、圖9、圖10和 圖11

      7.3.參數說明

      提示:額定值請參照互感器銘牌數值設定。

      額定一次電壓:可根據需要設置數值:3.0KV-500KV。

      額定二次電壓:可根據需要設置數值:100V、100/√3V、100/3V、150V、220V。

      Kpcf:準確級(誤差極限),如互感器標有5P20,則“5”為準確級。

      KALF:額定保護限制系數,如互感器標有5P20,則“20”為額定保護限制系數。

      KSSC:額定對稱短路電流倍數

      Ktdn:額定暫態面積系數

      T1、Tfr、T2 工作時間

      Tpn:一次時間常數           

      Tsn:二次時間常數

      7.4.測試方法

      開機后,進入如圖2所示界面,旋轉光標先選擇被測互感器類型,可分為兩大類:

      1、CT類:P(保護)、TPY、M(測量) 3 個選項

      2、PT類:PT測試。

      選擇后可看到不同的菜單界面如圖8、9、10、11所示,進入相應測試界面后,設置相應測試參數進行試驗。

      測試前請確定被測互感器的所有接地線都斷開。

      直阻校零:

      試驗前,先校零,使測試結果更加準確(每次開機只需校零一次)。

      以四芯線為例,校零方法如下:首先用四芯測試線的一端接測試儀的S1、S2、K1、K2四個測試端口,另一端相互短接(圖3),其次CT類選擇進入“直阻校零”測試進行校零,PT類選擇進入(直阻)測試項目后,再選擇進入“直阻校零”項目進行校零,校零結束,光標彈至“開始測試”處,校零結束。

      CT勵磁(伏安)特性、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

      校零結束,接線圖對照圖4所示,測試儀端口P1/P2用兩芯電纜接被測CT一次對應P1/P2端,用四芯測試線的一端接測試儀的S1、S2、K1、K2四個測試端口,對應另一端S1和K1短接后接至被測CT二次的S1端,S2和K2短接并接至被測CT二次的S2端。接線完成后,點擊“開始測試”即開始試驗,試驗結束將顯示相應測試結果。

      P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

      接線圖對照圖5所示,測試儀端口P1/P2用兩芯電纜接被測PT二次端子,測試儀端口S1/S2用兩芯電纜接被測PT一次端子,接線完成后,點擊“變比極性”即開始試驗,試驗結束將顯示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結果。

      PT勵磁(伏安)特性、直阻測試:

      校零結束,接線圖對照圖6所示,用四芯測試線的一端接測試儀的S1、S2、K1、K2四個測試端口,對應另一端S1和K1短接并接至被測PT二次的a/x端,S2和K2短接并接至被測PT二次的x/a端。接線完成后,選擇相應測試項目(勵磁/直阻),即完成相應試驗,試驗結束將顯示相應測試結果。

      CT/PT負荷測試:

      對互感器二次所接的負載進行測試時,首先根據被測互感器銘牌設置好額定負荷、額定電壓電流。其次參照圖7進行接線,用四芯測試線的一端接測試儀的S1、S2、K1、K2四個測試端口,對應另一端S1和K1短接并接至被測二次負載的一端,S2和K2短接并接至被測二次負載的另端。接線完成后,選擇進入“負荷”測試項目并開始試驗,試驗結束將顯示相應測試結果。

      獨立做CT勵磁、變比極性、角差比差試驗時,見第16頁。

      8.3.試驗結果

      8.3.1 CT測試結果

       

      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結果界面                  

       

      CT類勵磁(特性)測試結果說明:

      每做一次勵磁試驗,設備自動退磁一次。

      1)、勵磁曲線

      如圖12、13、14,選擇進入“勵磁曲線”可得勵磁曲線圖(圖18),進入界面可根據需要選擇“打印”、 “保存”、和“返回”等選項。

       

      2)、勵磁數據

      通過控制器可選擇查看勵磁數據(圖 19)

      3)、誤差曲線

      在圖13中,選擇進入“誤差曲線”選項,出現5%、10%誤差曲線選項,根據試驗要求進入相應測試項目,即進入誤差曲線界面(圖20)

       

      A.誤差曲線計算公式:

      M =(I*P)/N                        ZII =(U-(I*Z2))/(K*I)

      I 電流                              U     電壓

      N=1 (1A 額定電流)                   I      電流

      N=5 (5A 額定電流)                   Z2     CT二次側阻抗

      P=20 (5%誤差曲線 )               K=19 (5%誤差曲線.1A 5A 額定電流)

      P=10 (10%誤差曲線 )              K=9   (10%誤差曲線.1A 5A 額定電流)

      B.如何判斷互感器是否合格(滿足誤差要求)

      根據互感器二次側的勵磁電流和電壓計算出的電流倍數(M)與允許二次負荷(ZII)之間的5%、10%誤差曲線的數據中可判斷互感器保護繞組是否合格:

      A. 在接近理論電流倍數下所測量的實際負荷大于互感器銘牌上額定負荷(見銘牌),說明該互感器合格。如圖21資料說明;

      B. 在接近理論負荷下所測量的實際電流倍數大于互感器銘牌上的理論電流倍數,也說明該互感器合格如圖21資料說明;

      C. 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負荷應滿足5%誤差曲線的要求,只要電流互感器二次實際負荷小于5%誤差曲線允許的負荷,在額定電流倍數下,合格的電流互感器的測量誤差即在5%以內。二次負荷越大,電流互感器鐵心就越容易飽和,所允許的電流倍數就越小。因此,5%誤差曲線即n/ZL曲線為圖20所示曲線。

      例1:所測CT為5P10、20VA):其中5為準確級(誤差極限為5%),P為保護級互感器,10為準確限值系數(10倍的額定電流),20VA表示額定二次負荷(容量)。

      如圖23數據顯示,當電流倍數為M=10.27(接近10倍)時,所允許的二次負荷ZII=27.19Ω, CT的額定負荷20VA=(20VA/1=20Ω),因此:27.19Ω>20Ω互感器滿足要求,合格。

      例2:當二次負荷為19.58Ω(接近20Ω)時,所允許的電流倍數為12.85倍,大于該CT的額定電流倍數(10倍),因此判斷該互感器合格。

      4)、CT角差比差測試結果

      測量類CT勵磁、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結果見圖12,;

      保護類CT勵磁、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結果見圖13;

      TP類CT勵磁、直阻、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結果見圖14。

      5)、CT角差比差測試結果

      在圖12中,選擇進入“角差比差”選項,即進入暫態數據結果界面(圖16)。

      6)、暫態數據測試結果

      在圖14中,選擇進入“暫態數據”選項,即進入暫態數據結果界面(圖17)。

      TS:二次時間常數    LU:勵磁電感 Ktd:額定暫態面積系數   Er:峰瞬誤差   

      Kr:剩磁系數

      7)、CT二次負荷測試結果

      見圖15。

      8.3.1.1 CT勵磁測試(獨立)

      8.3.1.2 CT變比極性、角差比差測試(獨立)按照被測CT互感器銘牌設定相應參數后,參照圖22接線,測試儀的S1、S2為電壓輸出端,試驗時將S1、S2分別接被測互感器的S1、S2(互感器的所有端子的連線都應斷開)。檢查接線無誤后,選擇“勵磁”選項,即開始測試,試驗結束后,測試儀會自動顯示勵磁(伏安)特性測試曲線(圖18),可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返回”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按照被測C互感器銘牌設定相應參數后,參照圖23接線,被測CT一次側接測試儀P1、P2,CT二次側接S1、S2,設置編號,檢查接線無誤后,選擇“變比極性”選項,即開始測試,試驗結束后,測試儀會自動顯示變比極性或角差比差測試結果(圖13),以選擇 “保存” 、“打印”及“返回”選項進行下一步操作。

      儀器本身的同色端子為同相端,即L1接CT的P1,S1接CT的K1時,極性的測試結果為減極性。 

      8.3.2 PT測試結果

       

       

      1)、PT勵磁特性結果見圖24。

      2)、PT二次負荷結果見圖26。

      3)、PT直阻測試結果見圖27。

      4)、PT變比、極性測試結果見圖28。

      5)、PT直阻測試結果見圖29。

      9.數據查詢

      點擊數據查詢,進入如圖30所示界面,根據需要選擇“勵磁”、“變比”、“負荷”、“直阻”、“返回”等測試選項,選定測試項目后,進入圖31測試界面,顯示儀器中該項目下所保存的的測試結果。

      插上U盤,點擊“轉存”則會將當前頁面下所顯示的測試記錄轉存進入U盤之中。每條記錄所用時間約2秒鐘。

       

       

      10.PC 機操作軟件使用說明

      10.1將配套光盤放入計算機光驅中,解壓“軟件”至C盤根目錄。

      10.2首先,安裝“wic_x86_chs.exe”文件,其次,安裝“dotNetFx40_Full_x86_x64.exe”軟件,默認安裝地址即可。

      10.3安裝完畢后,打開“HGQCS”文件夾,選擇打開“DlSYS.exe”操作軟件,如圖32即為上位機操作軟件。

      10.4在“DlSYS.exe”操作軟件中,選擇互感器種類“CT”或“PT”,應用語言“中文”或“英文”。

      10.5如需生成報告格式文件,必須載入試驗結果數據,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a)、將存儲試驗數據的U盤連接至計算機。

      b)、在圖1中選擇打開“選擇文件”,出現圖2操作窗口,在圖33中可根據需要載入所需文件。

      c)、試驗結果數據說明:以“A”為開頭的數據為勵磁特性結果數據,以“B”為開頭的數據為變比極性結果數據,以“C”為開頭的數據為負荷結果數據,以“D”為開頭的數據為直阻結果數據。以“E”為開頭的數據為角差比差結果數據,以“F”為開頭的數據為暫態結果數據。

      10.6 載入數據結束后,選擇“確定”出現圖34界面,在此界面右上方設置相應參數后,選擇“生成誤差曲線”則完成所有試驗結果的載入。

      10.7載入全部完成后,可根據需要選擇“生成報表”或打印結果數據。

      10.8 選擇“生成報表”選項,則以報表的形式顯示結果如圖35,在此界面上方選擇“export”則出現報告的三種輸出方式:Excel、Pdf、Word,選擇相應格式導出即完成報表的生成。

      10.9 如需繼續加載試驗結果數據,請先清除上次載入的數據。

         
             

       

      附 錄

      A. 低頻法測試原理

      IEC60044-6 標準(對應國家標準 GB16847-1977)聲稱,CT的測試可以在比額定頻率低的情況下進行,避免繞組和二次端子承受不能容許的電壓。

      CT伏安特性測量的原理電路如下圖:CT一次側開路,從二次側施加電壓,測量所加電壓 V 與輸入電流 I 的關系曲線。此曲線近似 CT 的勵磁電勢 E 與勵磁電流 I 的關系曲線。

      設 CT勵磁繞組在某一勵磁電流 I 時的激磁電感為 L,激磁阻抗為 Z,則:V = I·Z

      電感 L與阻抗 Z之間具有下述關系:Z = ω·L = 2πfL

      則:V= I·2πfL

      由公式中可見在某一激磁電感L時所加電壓V與頻率 f 成正比關系。

      假設當 f = 50Hz時,為達到勵磁電流 Ix,所需施加的電壓 Vx為 2000V

      Vx = Ix·2 π f L = 2000V,

      若施加不同頻率:

      f = 50Hz,Vx = 2000V

      f = 5Hz, Vx ≌ 200V

      f = 0.5Hz,Vx ≌ 20V 

      由此可見需要使 CT進入相同飽和程度,施加較低頻率信號所需電壓可以大幅度降低這就是變頻法的基本原理。

      在此必須嚴格注意,所需電壓并非與頻率呈線性比例關系,并非隨著頻率等比例降低,需要嚴格按照互感器的數學模型進行完整的理論計算。

      B.售后服務承諾:

      本裝置保修壹年,長期維護并提供備品備件,PC軟件*升級。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女五十路乱子交尾中出一区|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